职位名称
学历
专业
部门名称
职位代码
考试提醒 官方微博 在线做题 视频讲演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半月谈 >> 正文

2015年《半月谈》第22期:从发展看民生

发布:2015-11-30 11:35:47 字号: | | 【 打印 】
  备考2016年公务员考试的你是否也听说过“左手人民时评,右手半月谈”的真经口诀?半月谈是备考公务员考试的重要资料,考生也可通过2016年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的申论部分掌握更多的申论答题技巧和备考方法。现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zggwy.org)将每期按时更新半月谈信息,建议考生可ctrl+D收藏本站,以便随时关注最新资讯和考试信息。以下为2015年《半月谈》第二十二期的内容,请查看:

2015年《半月谈》第22期:从发展看民生

  民生进步,是人们对“十三五”前景的最热切的期待。
  这一期待指向的,并非仅仅是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并非仅仅是加力扶贫济困,公平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保障民众公平参与发展的权利,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逐步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
  从发展看民生,我们当会发现它的更丰厚的内涵、更深刻的价值和更全面的表达。
  发展在转型,动力在转换,还是要充分尊重广大民众自主自由的创造精神。
  回首一路闯将过来的改革历程,最值得怀想的,就是广大民众的勇敢探求和执著创造。他们冒着风险摁下包产到户的手印,一举解开了贫穷问题的僵硬死结;他们千辛万苦播下乡镇企业的星火,迅疾改变着乡村发展的经济版图;他们自发组织开展村民自治的实验,率先启动了基层民主的历史进程……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是风正帆悬,潮涌浪叠。但是,体制性的阻碍还很顽固,深层次的矛盾愈益凸显,在既有制度的变革、社会组织的生长和发展形态的创新中,依然需要去尊重、去弘扬民众当年的那种改革锐气,依然需要去激发、去导引民众当年的那种创造精神。再完美的顶层设计也难以替代基层的生动探索,再精致的规划蓝图也无法涵盖民间的深邃智慧。
  笔者最近在乡村走访,就多有获益。山西的寨子村,农妇郑冰带领乡亲们发展综合性农协、跨村域社区,开辟了新型合作之路;河南的郝堂村,依靠村民智慧还原乡村本色重塑村落文明,书写了乡村建设新版;云南的芒摆村,与茶企碧丽源共建茶叶经济、美好生态和社会文明,诠释了共享发展理念……这一片片土地上,涌动着民生发展的勃勃生机,氤氲着民间创造的万千气象。政府互动的,当是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政策空间和文化氛围。
  市场在敞开,规则在建设,还是要切实保障广大民众公正平等的经济机会。
  经济机会牵连的是发展权利。在广大乡村,土地是农民最有价值的资产。不少地方政府在畸形政绩观的驱动中,借“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型主体”的名义,强势推动资本下乡,造就了种种“垒大户”现象。国家扶持农民发展的诸多资源、补贴和奖励等政策优惠,被流转、被侵蚀了,“虚假利润”包装了“规模效益”。更令人忧心的是,那些被强行让渡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他们的生存资源被挤占、被攫取了,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经营水平实现收入倍增的机会,就此被垄断、被剥夺了。这些作为,与农民的发展意愿矛盾冲突,与国家的政策精神也相去甚远。土地制度改革的要义,正在于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增强农民的发展动力,建立农民的长效增收机制。
  流动创造机会。疏浚、拓宽底层民众纵向流动的通道,已是当务之急。两亿多农民挤进城市大门,共同托举起城市繁荣,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至今还徘徊在城市的社会之外、体制之外和发展之外。户籍改革亟应加快脚步,覆盖进城农民教育、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打破城市二元结构和社会阶层固化。
  法治环境的建设必须跟进。在关系学弥漫污染、潜规则大行其道、“拼爹化”愈益凸显的社会生态中,弱势群体的发展权利如何保障?审视当下,无论是体制改革的攻坚,社会治理的深入,还是强力反腐的推进,其中的一个聚焦点,就是要在法治环境的建设中,完善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选择在丰富,自由在拓展,还是要大力提升广大民众自信强健的发展能力。
  展望“十三五”,“脱贫”是一项艰巨的使命。贫困不仅是收入低下,而且是能力匮乏。能力的根本是素质。从资本的视角看,个体发展能力的源头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素质的内涵讲,个体发展能力的根本是健康素质、知识素质和文明素质。
  健康是改变贫困的人力资本,祛除贫困的生命活力。尽管医疗改革多有突破性进展,但底层民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还未得到根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依然是笼罩在许多弱势群体头顶的驱之不去的阴霾。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重塑人生。教育投资,有利于提高民众跨越新技术门槛的能力和意愿,有利于开拓民众在全球化坐标中发展的思维和视野,有利于葆有民众在市场化竞争中充足的自信和进取。我们在教育的公平和普惠中还应迈开更大的步伐。
  文明也是一种素质,而且是更重要的素质。“贫困文化”的研究者早就提出,不仅要关注穷人的生活状态,而且要关注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就不仅会影响他们改变贫困的状况,而且会代代相传使贫困维持下去。当年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晏阳初先生,就认定乡村建设的根本之策,正在于治理“愚”“穷”“弱”“私”,以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在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的跨越中,在传统社会向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中,更新国民的发展理念,锻造国民的工匠精神,培育国民的合作文化,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从发展看民生,从民生看小康,我们努力的,不仅是物质的丰裕,福利的保障,还有权利的彰显,文明的进步。这样,我们就在实现着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热点关注微信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微信新浪微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腾讯微博订阅号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订阅号、QQ群 公务员考试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