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必知事项提醒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自1983年正式施行以来,报考人数逐年递增,特别是随着录用考试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以及近年来就业压力和风险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考”大军。尤其是2009年以来,每年的国考都有上百万人报名考试,还不包括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公务员招考,可谓是机遇与竞争并存,多少人把它当作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机会。想要进入公务员系统并获得长足发展,除了过硬的基本功外,选择也很重要。
一、本地和外地的区别
这里所指的本地和外地,是你想要报考的岗位所处地区。一般来讲,考生都会选择报考自己所在地区的公务员,因为家乡的亲情、人脉摆在那,甚至很多人想到以后辉煌了还可以更好地惠及自己人。也有人会选择去别的地方,无非是想跳出来,换个环境,去证明自己;还有就是“广撒网”式的考试,中标的是外地的岗位。
如果你家庭背景一般,亦或者是人脉关系都在本地的话,建议选择本地的岗位,不要满腔热血的选择外地的岗位,因为现实很残酷,异地调动也是靠缘分的。或许有人会说以后可以通过遴选回去,但其实,一则是遴选一般只面向本地区,二则是遴选单位本来就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对于处于外地工作的你,想通过遴选进去,基本上可以说是非常难的。当然,如果你家境殷实或者实力强大的话,考哪里都一样,那不过是敲门砖,谁都阻挡不了你前进的步伐。
二、基层和市直及以上单位的区别
公务员岗位设置上,县级及以下岗位属于基层,市直及以上单位是上级部门。
选择基层岗位,竞争会相对小些,要求也没那么高。但基层更加辛苦是一种普遍共识,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公务员,加班加点是常态,一年四季会因为防山火、防台风、抓整治等各种专项行动而取消周末;还要练就成为“万花筒”的本事,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当然,在基层一线干过的人,所掌握的群众工作方法,是最接地气的、也是最实用的,加上现在中央提倡的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的用人导向,在基层历练对个人以后的成长进步是很有帮助的。
选择市直及以上部门的岗位,它的要求往往高些,比如说:岗位设置上,基本上是个位数,但报考的人多,所以会出现某个岗位成百上千的人竞争;学历上,报考的起点是全日制本科,甚至现在很多岗位多趋向于要求研究生以上,等等这些,在每次的“公考”中都有体现。在市直及以上部门中工作,得到的机会也多,升职、培训、深造的几率更大、面也更广、更为容易。
三、直属机构和普通单位的区别
这里说的直属机构是指上级垂直管理的单位(机构),只受上一级该系统部门领导,不受该级人民政府领导。比如海关、国税、地税等部门,是上级驻地方的机构,受上级系统部门的领导,一级级的。选择这些部门,需要更为对口的专业知识。当你成功进入某个系统时,个人的薪金待遇会比当地普通单位的人好,像工资待遇、住房公积金等方面都会高些。但进入这些部门,升职空间会相对狭隘,它不像其他普通单位可以交流任职,想要进入领导岗位,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努力。
普通单位,指的是地方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比如说教育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进入这些单位之后,个人的薪金待遇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待遇往往好过中西部地区,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同理,想在普通单位升职加薪,也是需要个人不懈的努力的,但选择的面更为广泛,可以去其他单位,也可以去下级政府任职。
四、核心部门和一般部门的区别
核心部门,指的是各级政府的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组织、纪检、发改等部门,它们是一个地方政府正常运转的权力中枢,负责上传下达、人事调配、执纪监察、立项审批等职权。进入这些部门工作,忙是正常的,加班加点是常态,经常有人散步路过机关大院,看到几个亮灯的办公室,基本是上述单位的人在赶工。虽然说在这些单位干活是苦逼的,但机会大啊,只要你熬过了,就有比一般部门多的多的机会进入领导行列,这是其他任何单位所不具有的优势。
一般部门,是相对而言的,它更多指向的是一些负责具体执行政策的单位,比如科技、卫计、审计等部门,它们的职能比较专一,负责某一特定领域的政策落实和执法监管。进入这些单位,工作量没有核心部门那么大,基本上不用“5+2”“白加黑”的干活,但这就如同权责统一的道理一样,你没有付出那么多,你升职进入领导行列的机会也更为不易。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选择对的岗位对于提高成功率、对于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