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考面试备考学习—— 从“心”开始
很多没有接触过面试的同学,在学习前基本都会认为“面试不就是说话么,这有什么难的?我天天都在说话......”的想法。可当接触到面试后,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天真”了,面试的表达和大家日常的说话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一般来说,大家都会经历从张不开口到滔滔不绝再到精准表达这样一个成长周期。可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无助、焦急、迷茫等心态的变化却成了拦路虎。心态上的不稳也会极大地影响备考信心和答题状态。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调整心态方面的经验。
面试题,特别是考查综合分析、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等题,涉及的内容很多是普通同学日常不太涉及或关注的领域,因此在开始学习时,可能会出现看到题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或者说的内容十分单薄或是说的与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
出现这些情况实际上很正常,这时大家需要“放低要求,小白心态”。即不求全面学习,重点放在熟悉各类题型特点、思考方式、表达逻辑上,且在表达方面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达到“能张开口”即可,奠定正确、扎实的基础,表达水平的提升也会一日千里。
当大家面试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就需要关注表达能力的提升了。毕竟面试说到底还是考查语言艺术的考试。这时要尽可能多地练习答题,在表达过程中进行词汇、好句、事例等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有“包容心,好奇心”。
一方面,不要急躁。随着练习数量的增加,特别是不同话题、类型题目的练习,大家甚至会出现答一道错一道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这个阶段会经常遇到“新”题,出现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学会包容自己,没人不出错,稳扎稳打,总结好问题最关键;另一方面,敢于尝试。在增量的学习过程中,大家除了积累内容,还要进行各种答题风格的探索,或言简意赅、或自然朴实、或“高大上”,时刻保持“好奇心”,努力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答题状态更是重点。
等大家什么话题都能说、也能按照自己的风格或最适合题目的方式进行作答时,恭喜各位同学,大家进入到了面试学习的第三阶段——锤炼表达的准确性。这个阶段的练习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正确看待练习过程中的反复,也要力求优秀,有“突破自我,不满足现状”的心态。
这个阶段,大部分同学会厌倦反复的练习,也会感觉自己的答题已经有了成型的模式,这样也挺好,或者有些同学也会感觉没有进步,十分焦躁。这时,首先需要保持“平常心”,正确看待练习的反复,常问自己“积累的知识都能烂熟于心了吗?各种题型都不在话下了吗?”,以此鞭策自己,认真投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