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涉及的题型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两种。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片段阅读的考查仍以主旨观点型、细节理解型、语句连贯为主,新增了寓意理解题和推断下文题,新增题难度均不大。
【例题】“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据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法国良心”的伏尔泰说的,作为捍卫“言论自由”标志性的符号,这句话一直被欧美媒体和政客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考证,伏尔泰并未说过这句话,这好像在西方“言论自由”的说法上戳了一个窟窿。一个在欧美生活多年的中国学者称,在美国有18种“言论自由”不受保护,“欧洲人权公约”对言论自由限制的内容比言论自由的内容长一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西方“言论自由”存在双重标准
B.西方“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
C.西方不存在绝对的“言论自由”
D.有人借伏尔泰之名杜撰了言论自由的名言
【解读】文段通过有人借伏尔泰之名杜撰了言论自由的名言,引出西方“言论自由”并非完全的“言论自由”,并进一步通过一个在欧美生活多年的中国学者的说法指出西方关于言论自由的限制更多,即不存在绝对的“言论自由”。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A项“双重标准”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对西方的“言论自由”进行了全部的否定,不合文意;D项的说法是一个引子,故不是文段强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