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德德?伊斯特林通过研究发现了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即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民的快乐与幸福感不再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均出现了这种“伊斯特林悖论”现象,亦称为“财富悖论”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只顾物质利益,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对于快乐幸福社会发展路径的偏离。当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社会发展仍然以GDP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时,国民幸福指数也就难以提升,“财富悖论”现象就形成了。
下列对“伊斯特林悖论”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亦称“财富悖论”
B. 指的是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增长不一致的问题
C. 它只在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
D. 是由于社会忽视了个人全面发展而导致的
2. 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我国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责。因此,找出人们幸福的“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多数人的幸福应当作为现代公共管理重要的原则之一。国家需要强化有助于人们产生幸福感的条件,消弭不利因素,不仅包括帮扶弱势群体、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提供完善服务,更包括更加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利益分配机制安排,并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对上述文字主旨概括的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要为人民幸福生活努力
B. 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C. 实现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政府的工作
D. 找出幸福“最大公约数”是政府最重要职责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B选项在原文中可以找到对应的描述。“伊斯特林悖论”指的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仍然以GDP为中心,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这时国民幸福指数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的现象。因此,它必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不匹配时才出现,并不是忽视个人发展一个因素导致的。所以选择D选项。
2. 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题干围绕国民幸福展开,第二句指出实现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政府职责,第三句中实现国民幸福最大化应该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原则,后文中则是对第二、三句的具体阐述。由此可以从B、C两个选项中进行选择。而C选项描述程度较轻,D选项最贴近原文。所以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