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行测资料>言语>    
 
 

201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能力提升训练(138)

 
【发布日期:2013-01-09】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踏实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而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               B.补充性密度指标的产生过程

    C.人口密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D.土地面积和人口成分的关系

    2. 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禄作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潮州已是文化名域,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语言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B.潮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域的原因

    C.文化建设对城市有深刻的影响           D.评价官员不应只看短期的政绩

    3. 现代社会中,人们是在相对统一的时间里交往活动,这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推动社会发展。但全社会的“步调一致”容易导致交通的堵塞;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从另一方面来看,人们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对作息时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作息时间不统一,也会给人们的交往、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障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作息时间应在统一与差异中寻找平衡

    B.小问题可能引起社会发展中的大矛盾

    C.调整作息时间是解决交通堵塞的有效措施

    D.作息时间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调整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A【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从“人口密度”到“人口的数学密度”,其实是“人口密度”这一概念从粗划分到细划分的演变过程。B项所表达意思是对原文的断章取义,所以首先排除。C项所提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原文中根本没有提到,排除该项。D项偷换概念,是对作者意图的曲解。所以选择A选项。

    2. C【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文段讲了“韩愈造福潮州”的故事,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文化建设对城市有深刻的影响,即C项所述内容。而B、D项都是就全文讲原文,A项只是就原文中“推广唐朝的普通话”所作的一个推断,显然片面了。所以选择C选项。

    3. A【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所以要把握作者说话的意图。片段从结构上看可分为并列的两层意思,前半部分强调了时间的统一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后半部分提到时间不统一也会给人们的交往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障碍。所以综合来看,是强调在统一与协调中达到平衡,所以选择A选项。



 
 相关链接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能力提升训练(152)
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能力提升训练(157)
2013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能力提升训练(151)
201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能力提升训练(156)
2013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能力提升训练(150)
201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能力提升训练(155)
【基础知识】逻辑填空高频词辨析
公务员考试篇章阅读强化练习(1)
篇章阅读题解题技巧详尽讲解
2013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能力提升训练(149)
 
 
 

copyright 2007-2015 www.zg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中华人民共 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 苏ICP备10037109号-4 法律声明: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