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谓土地国有化前提下的租赁制,是指国家作为全部土地产权的所有者,通过协议将这些土地的使用权租给各自独立的农业商品生产者进行经营,并由承租者向国家缴纳定量租金的一种土地经营方式。
据此可知,如果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前提下的全面租赁制,则( )。
A.土地将归农业商品生产者所有
B.农民将成为各自独立的农业商品经营者
C.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统一归国家所有
D.土地的经营方式将发生变化
2.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直接影响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森林吸收◇氧化碳,释放氧气,以此平衡着大气二氧化碳的比例,据估计,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产4000亿氧气。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响降水量,且减缓山坡上的土壤侵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森林( )。
A.是造雨者 B.是“天然氧吧”
C.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D.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环境学家十分关注保护濒临灭绝动物的高昂费用,提出应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此法实际不可行,因为预言一种动物未来的价值是不可能的。评估对人类现在作出间接但很重要的贡献的动物的价值是不可能的。
这段文字作者的主要论点是( )。
A.保护没有价值的濒临灭绝的动物比保护具有潜在价值的动物更重要
B.尽管保护所有濒临灭绝的动物是必须的,但在经济上却是不可行的
C.由于判断动物对人类价值高低的方法并不完善,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定也不可靠
D.保护对人类有直接价值的动物远比保护有间接价值的动物重要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解析】这是一个理解文意的题型。C的错误非常明显,在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前提下的全面租赁制之后,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使用权归承租者。A的表述不明确,“所有”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农民在承租之前就已经是各自独立的农业商品经营者,承租后他们的这一身份没有变,变的只是土地的经营方式,因此B是错误的,D正确。
2. D【解析】论点本身要求明确,精炼。本题A、B、C三个选项在文中都有体现似乎都可以作论点,但是D可以把A、B、C三项内容都概括进来,是最明确、最全面的,故选择D。
3. C【解析】文中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提出了一种观点,第二、三句话说明这种方法不可行的原因。A项本身错误;B项的迷惑性很大。虽然它的表述是正确的,但并非文中的主要意思。文中主要是反对了“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这种观点,所以该项实际上是无关项。从文中的后两句话可知D项错误。C项表述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