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APEC蓝”
[背景链接]
北京APEC会议前后,北京等6省市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晴天一碧、晴空万里、云卷云舒,互联网上、朋友圈里,“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 在2014年11月10日晚举行的APEC欢迎宴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谈及北京天气时也提到了“APEC蓝”。他表示:“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现象分析]
“APEC蓝”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联动举措。为了保障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和周边地区采取了限产、休假和限行等应急举措,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一些举措,可能偏于应急,带有临时性,能不能形成常态,要另行酌议。但有一些举措实打实地将环保手段提升到崭新高度,形成高度合力,关停排污企业、限制落后产能等等,以前的执法“软绵绵”,这期间则表现颇为强势。
[意义]
“APEC蓝”是非常时期、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很大,可持续的难度太大。不过,也给人们看到了严厉治污的效果,说明治霾也可以不靠风了,关键还是政府要有决心、有毅力,不畏惧险阻,将治理环境污染认真对待,就能够重现蓝天白云、山清水秀。这极大地提振了整个社会的治霾信心。“APEC蓝”让人看到了治理环境的希望,也成为治霾的样本,让“APEC蓝”永远延续下去,让市民每一天都可以自由呼吸,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下,应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目标。
[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可把留住蓝天当作政绩考核的硬标准。治理雾霾、留住蓝天是公共事务,但许多时候对公共治理的好与坏,缺乏真实考核。如果说保证APEC会议顺利进行是项政治任务,对治霾有硬指标化考核的话,保证治霾的持续性也应有刚性制度举措作保障,明确纳入政绩考核,如此,政府部门才能真正成为责任主体,作好治霾所需的各种安排。
其次,留住蓝天单靠北京不行。这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也非小范围的区域联动就可实现,而需大范围的区域协作。此次6省市协调联动,是“APEC蓝”出现的重要原因。如何协调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强化跨区域治理机制,将临时性的治霾政策组合转化成能够长期坚持的政策组合,急需明晰。
除了区域联动,留住蓝天还需要跨系统治理。雾霾的形成机制复杂,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燃煤烟气硫硝含量过高,农畜牧业排放、生物质燃烧是原因,甚至土壤、江河污染丧失了自然净化功能也可能是原因。尽管形成机制还有待详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雾霾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形成跨系统治理的方案,协调治理。
最后,环境治理还应引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APEC蓝”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个人的路权、企业的生产权甚至一些日常生活习惯都受到了影响。显然,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无法让这种系统性的共同努力长期化,因此有必要引入市场调节。比如,像企业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有政府补贴一样,对于机动车排放等个体或单位的减排行为,也应通过价格杠杆适时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