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5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同时引起社会热议。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中山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校园应该高雅有品位。”
在国外,草坪可以随便进入,师生们在草坪上课更是一道人文风景;在国内,一踏草坪就遭训斥或驱逐,只可远观不可进入。差距咋这么大?正因如此,“草坪之争”才引起广泛讨论。
【综合分析】
1. 原因分析
此草坪非彼草坪,中外草坪的质量不可同日而语。国外草坪一般具有叶片细小密生、生命力顽强、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因而格外耐踩踏;而国内草坪,多数属于劣质等级,可能是考虑经济成本问题,许多单位种植草坪只考虑观赏性。
国人自古轻草本,重花木,几乎没有草坪文化的氛围。草坪是舶来品,只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变了味。好大喜功的城市管理者本身不懂草坪,加之资金、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结果大草坪遍地开花,但质量堪忧。所以,国内很多草坪都立起了“禁止踩踏”的警示牌。
2. 意义分析
一方面,人与草坪的亲近更是人与自然亲近,在草坪上休息、聊天,有着人与自然融合的美好情怀。
另一方面,草坪的开放与使用代表着学校自由开放的氛围,代表着学校的文化风貌。校园的高雅和品味不可单以环境优美,草盛树茂为标准,校园的高雅应更富内涵,雅在风气正,雅在学术气氛自由开放,雅在思想交流畅通,这些都不是“草坪禁令”可以实现的。草坪的封闭无疑从形式上就破坏了学校的氛围,更谈不上保护学校品味。
3. 对策措施
爱护草坪与开放草坪并非是矛盾体,学校完全可以采取草坪分片轮流开放、修养的等灵活方式,该禁止的恶意破坏草坪行为。
要严加监管,该开放的草坪使用要合理开放,千万不可因管理复杂就硬规定、一刀切,粗浅地设置“草坪禁令”禁了人文,也禁了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