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的要点或各类信息进行整理、提炼,使之更为精练、简洁、富有条理;“概括”,就是对归纳出的要点进行全面、准确、简要、清晰的表达。
归纳概括题在申论中属于客观类的题目,其特点是答案基本来源于材料,有的考生据此认为归纳概括题是最简单、最容易拿分的。但从实战来看,归纳概括题看似简单,其实难度并不低,想得高分也并非易事。鉴于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中最稳定且考试频率极高的题型,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对其足够重视。
1.归纳概括题分类
申论答题的基本要素涉及问题、危害、表现、原因、影响、作用、对策、特点、理由等多方面,从归纳概括题的考查形式看,有的问题只涉及上述要素中的一个,有的则涉及多个。根据涉及的答题要素,我们将归纳概括题分为单一式概括与综合式概括。
2.归纳概括题作答方法
(1)答题方向——审清题目
①判断题型:根据题干关键词的提示(一般为“概括”、“简述”、“归纳”、“总结”等词),判断是否为归纳概括题。明确归纳概括题需按要求从材料中提取题目中的答题要点。
②定位材料:(1)限定给定材料范围,考生需要从这些材料中寻找答题信息;(2)根据给定材料或资料,考生需要从全部材料中筛选出与答题内容相关的材料。
③明确重点:明确题目属于单一式概括还是综合式概括,涉及哪些答题要素。
(2)答案要点——摘抄、提炼关键词
①摘抄关键词:归纳概括题的答案基本都隐藏在材料中,许多材料中的关键词经过提取稍加整理就可以成为答案。这种关键词包括: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表抽象概念的词;语言比较规范的词。对于这些词,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
②提炼关键词:有些题目,材料中并没有直接的关键词,多是一些故事型材料或者现象型材料,这时就需要我们对故事或现象进行抽象,用规范词语进行升华、概括。
在提炼答案要点时,考生需要注意:要严格依据材料提炼关键词,避免过度概括或抽象而丢失分数。例如:2012年国家(地市级)第三题中,题目要求概括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根据阅卷标准,其中一个得分点考生答出关键词“黑车”即可得分,但如果过度抽象,提升为“非法运营”则不能得分,因为“非法运营”的范围比“黑车”要大得多。
3.真题精选
【作答要求】“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给定资料】
5.东汉永平十二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批注1][批注1] 治黄工程:所选河道行河路线较优。
[批注2] 治黄工程:利用沿河大泽放淤。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批注2]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批注3][批注3] 人文生态环境:黄河中游大暴雨较少;下游有分支、两侧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批注4][批注4] 人文生态环境:人口减少,植被得到恢复,黄河输沙量减少。安史之乱后,农牧界线又迅速北移到河套以北,大片草原又变为农田,又一次加剧了水土侵蚀,黄河下游灾害增多。五代、两宋至元、明时期,农牧界线一直游移于陕北和内蒙之间,直至清乾隆之后,农田植被更逐渐推移至阴山以北,这时整个草原几乎全部为当年生栽培作物所取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陕北风沙加剧,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
【作答思路】
第一步:概括提炼有效内容。
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
——推出: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治河。
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
——概括为:1.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2.利用沿河大泽放淤。
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
——概括为:1.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较少,且下游有分支、两侧有较多湖泊洼地;2.黄河输沙量减少。
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
——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恢复,输沙量减少。
第二步:分类整理、归纳要点。
从上下文中的相关语句中归纳原因,从政府、治河工程与人文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相关要点进行分类整理。
【参考答案】
王景治黄的思路与做法值得借鉴,后黄河安澜800年,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治河工程与人文生态环境三个方面:
1.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2.治黄工程:(1)修建黄河大堤,治理汴渠,利用沿河大泽放淤;(2)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行河线路较优。3.人文生态环境:(1)人口减少,植被得到恢复,输沙量减少,增强新河道泄洪能力;(2)黄河中游大暴雨较少,且下游有分支,两侧多湖泊洼地,使得下游河患相对较少。
【赋分标准】
1.总—分结构1分。
2.政府方面总结1分。
3.治黄工程:工程2分,路线2分。
4.人文生态环境:植保2分,水文环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