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型题目是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经常考到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论点的归纳能力。这类题目类似于言语理解题,题干信息量一般较大,常常考查对题干细节信息的捕捉和理解,有时还会考查对中心论点的归纳和概括。下面就从如何辨别结论型题目入手,为广大考生总结出结论型逻辑判断题目的解答技巧,并结合真题,给出详细讲解,方便考生理解与消化。
一、结论型题目的辨别
结论型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从上文能(或不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下列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提示:有些必然性推理题目的提问方式与结论型相似,但并不是结论型题目。例如2010年国家行测86题的提问方式是“由此可以推出”,但此题的题干和选项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的形式,考查的是对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结论型题目。因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要仔细审题,以免答非所问。
二、解题技巧
对需要理解题干信息的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题干某些细节信息的准确理解。解题的关键就是在准确理解题干信息的基础上,对比选项与题干信息的差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是否与题干信息点相矛盾;
(2)是或然性还是必然性;
(3)是否偷换概念;
(4)条件的适用范围是否改变;
(5)是否超出题干信息的范围。
对需要归纳论点的题目,即要对整个语段所要表达的主旨进行概括的,类似于阅读理解,解题时要首先弄清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中心句、关键词和论据;如果是单纯的说明性文段,也要找出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点。
三、实例分析
例题1:当受到害虫侵袭时,大豆和其他植物会产生一种叫做茉莉酸盐的荷尔蒙,从而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更多蛋白酶抑制剂,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害虫吃下这种化合物以后,其消化功能会受到抑制。植物生物学家德鲁西亚发现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植物丧失分泌茉莉酸盐的能力,整个“防御通道”由此将被关闭,于是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便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
由此可以推出( )。
A。大豆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
B。茉莉酸盐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害虫
C。不能产生茉莉酸盐的植物将很难抵御害虫
D。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大豆的抗虫害能力
【思路点拨】观察四个选项,考查的都是细节信息,然后仔细阅读题干,进行对比分析。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会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而抗虫害能力的强弱自然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因此可以推出大豆的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即A项正确;
题干中只是说明茉莉酸盐会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来增强自身抵抗力,抵抗害虫的是蛋白酶抑制剂,B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题干只涉及大豆类作物,而非所有植物,C项超出了题干信息的范围;
题干中只是说明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可以看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项改变了条件的适用范围,因此错误。故答案选A。
例题2:生物化学家们宣布,他们已掌握了有效控制植物体内拟南芥酶的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人类就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拟南芥酶是两种物质的综合体,包括二烯烃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它能产生茉莉味和绿叶挥发物GLV,后者决定了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
由此可以推出( )。
A。茉莉花中含有的拟南芥酶比其他花多
B。在掌握这项技术之前,人类无法改变植物的气味
C。如果去掉了拟南芥酶,蔬菜和水果将改变气味
D。决定蔬菜和水果气味的是二烯烃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
【思路点拨】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的结论型题目经常会利用偷换概念和超出题干信息范围的方法设置干扰项,所以解答时切记不可主观臆测某种结果或加入了其他条件而得出推论。解题时要认清并牢牢把握题干中的概念和论证关系,才能准确得出答案。
【解析】由题干信息无法得知茉莉花中拟南芥酶的多少,A项超出题干信息的范围,故错误;题干中只是提到“使用这种技术,人类就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蔬菜和水果”与“植物”不是同一概念,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拟南芥酶中的产生的绿叶挥发物决定了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可知C项正确;D项与题干信息矛盾。故答案选C。
例题3:盛世兴收藏,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精神需求更加丰富,神州大地兴起了收藏热,然而掺入了功利色彩,热的多少有些浮躁,热的缺少点文化灵魂。最近北京举办了几次“鉴宝”活动,请专家为民间收藏者鉴别藏品,扶“宝”而来者甚众,真正淘到真品的,寥寥无几;一些人耗资数万、数十万,却看走眼了,得到的却是赝品。
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收藏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B。收藏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C。收藏市场亟需一批专业的“鉴宝”人才
D。“鉴宝”活动有利于净化收藏市场
【思路点拨】此题信息量较大,关键是找准中心句。第一句话是概括性的,而第二句则是具体的事例,因此第一句是中心句,即题干的论点。弄清题干的论证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A项是对第二句的过度引申,第二句主要是为了举例说明论点,而论点与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无关;C、D两项都超出了题干信息的范围。B项是对第一句的提炼,由“掺入了功利色彩,热的多少有些浮躁,热的缺少点文化灵魂”可知收藏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故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