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新闻时政>每日练习>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每日练习(2014.10.27)

 
【发布日期:2014-10-27】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商品:为用于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称为商品。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商品?(  )

    A.百货店里的黄金首饰

    B.养猪专业户喂养的猪

    C.赵某在房前种植的供自己食用的蔬菜

    D.医用氧气

    2.公共政策: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广泛参与的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产生效果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下列不符合这一定义的是(  )。

    A.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为主的一系列公共机构

    B.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

    C.公共政策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D.公共政策就是政府要少花钱多办事的各种方法与途径

    3.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是(  )。

    A.王某是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失在他车上价值5000元的物品占为己有

    B.刘某是某建筑材料工人,负责工地模板等物品的调拨,几次私自将公司的建筑模板卖给一个过路的车主,共卖了2万元

    C.刘某是单位的保管员,一天他趁其他同事不注意的时候,将价值200元的录音机拿回家给儿子用

    D.赵某是一个钢铁公司的会计师,为了增加公司的利润私自作假帐,使公司偷税高达200余万元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关键词强调“为用于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A中“黄金首饰”,B中“猪”和D中“医用氧气”都是“为用于交换而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A、B、D属于商品。C中“蔬菜”是劳动产品,但是它是“为自己食用而生产”,而不是“为用于交换而生产”,C不属于商品。故正确答案为C。

    2.D【解析】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目的在于“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且是“公共管理活动过程”。A项符合“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B项符合“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C项符合“公共管理活动过程”。而D项“少花钱多办事的各种方法与途径”在定义中没有涉及,不符合公共政策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

    3.B【解析】关键词包括“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A中王某将乘客遗失的物品占为己有,不符合关键词“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因此不属于职务侵占罪;B中刘某私自将公司建筑模板卖给过路的车主,获利2万元,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职务侵占罪;C中刘某将同时价值200元的录音机拿回家,不符合关键词“数额较大”,因此不属于职务侵占罪;D中赵某为公司作假帐,不符合关键词“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因此不属于职务侵占罪。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链接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每日练习(2014.10.27)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每日练习(2014.10.25)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每日练习(2014.10.24)
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每日练习(2014.10.23)
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每日练习(2014.10.22)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每日练习(2014.10.21)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每日练习(2014.10.20)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每日练习(2014.10.18)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每日练习(2014.10.17)
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每日练习(2014.10.16)
 
 
 

copyright 2007-2015 www.zg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中华人民共 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 苏ICP备10037109号-4 法律声明: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