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行测资料>言语>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1)

 
【发布日期:2016-06-15】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D.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2.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懂得绝不能削足适履这一道理,然而,为了职业而改变性格的人却比比皆是。职业这双鞋,难道就真的需要用改变性格的巨大代价来适应吗?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这一日常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却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领悟到呢?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找工作时应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
  
  B.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扬长避短
  
  C.事业成就取决于对职业的热爱
  
  D.真正领悟浅显的道理也需要时间的磨砺
  
  3.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都极为重视,他们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与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从中央至州、县、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但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户籍管理体系的文化背景
  
  B.户籍制度存在的历史根源
  
  C.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D.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此题为语句填空题。应注意横线处与前后文的语境衔接。根据横线后面的语境,后文是对“作者形象”的具体阐述,可知横线处应该引出“作者形象”这一概念。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横线前面谈论的主体是“作品”,根据语意和形式一致原则,可以排除A、D两项;B项与后文语意不一致,无法衔接上。
  
  2.A【解析】首句以“然而”引出“为了职业而改变性格”的现状,接着以“难道”为标志的反问句明确表达作者观点,即不应该为了适应职业而改变性格,换言之即应保持自己的性格。分析选项,A项为文段中心的同义替换。C、D两项无关文意,B项中“扬长避短”意为发扬长处回避短处,与自身优缺点相关而非与性格相关,且“生活中”这一适用范围也并未体现。
  
  3.A【解析】通读文段,以“究其原因”为标志主要介绍了为什么会出现户籍制度并沿用至今。故较易排除C项。D项“维护政治统治”这一表述扩大了原文“维护……特权”,故可排除。对比A、B两项。“背景”与“根源”均可体现出因果关系,但文段尾句中重点提及“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且以“纵使”引导让步条件句,共同突出了“文化”的重要,而非“历史”。故可排除B项。
  



 
 相关链接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1)
2017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库演练(10)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0)
2017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库演练(9)
2017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库演练(8)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9)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8)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7)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6)
2017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库演练(7)
 
 
 

copyright 2007-2015 www.zg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中华人民共 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 苏ICP备10037109号-4 法律声明: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