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申 论>热点时评>    
 
 

每日时评:抓食品安全要“宽严相济”

 
【发布日期:2011-06-08】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食品安全可能已经成为恐怖主义、核安全之后的全人类共同关心的又一重大社会安全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类个体的普遍健康和生命安全,甚至关系到人类物种的存续。近日,我国台湾地区曝出食品添加的塑化剂,专家公认为是致癌物质,并且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便是最新的证据。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养殖、种植到生产、加工,从蔬菜、水果到牛奶、馒头、猪肉,从儿童食品到成人食品,找出这些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难,找出没有问题的真不容易。

    6月2日,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文章,题为《中国面临保卫食品安全的恶战》。的确,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正在对问题食品展开全面围剿,打击力度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所未有的。就我所知,深圳市政府、重庆市政府在这方面极富创新。5月11日,深圳召开大运会食品安全保障誓师冲刺大会。大运会食品安全保障目标“零事故、零断供、零投诉”,防毒、防食源性兴奋剂、防变质。最让人瞠目的是,运输过程将实行武装押运。一个城市动用武装力量押运,保障一个运动会的食品安全,我还是第一次闻见。重庆公安局日前成立打假总队,像打黑除恶一样开展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武装押运和公安打黑的战斗力投入保卫食品安全的恶战,胜利必定属于我们“手持钢枪”的英勇将士们。

    武装押运保障食品安全,能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吗?这样的成本除了大运会可以负担,一般老百姓和地方政府恐怕难以承受。公安局组建打假总队的创举,可以推而广之。但是,作为一个新的警种,在全国铺开还有待时间和经验,投入也将是巨大的。不管怎么说,保卫食品安全,政府该硬就要硬,政府已经“硬”起来了。

    严打之外,政府也应当有“软”的手段。我国的食品业亟须升级,有待加大投资、减免税费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食品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微利行业,其利润比许多服务业还薄。银行是服务业,有各种税费优惠,大银行一年上千亿利润,小银行几百亿利润,中国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一年又能有多少利润?食品业风险极大,食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保质期相对较短,一旦不能在保质期内售出,风险都要由生产者自负。听说过有菜农上吊的,还没有听说过银行家、开发商上吊的,就是因为风险不一样。有些食品安全问题是生产者丧失道德,为了赚钱不顾他人的死活。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生产者的主观故意不是为了图财害命,只是为了增加产量,保持新鲜,延长保质期,以及美化外观,招揽顾客,或者是减少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从总体上说,我国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处于“穷凶极恶”的状态,多数缺乏资本投入和减少税费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于是乎,他们为了生存,不惜铤而走险。市场上,一些地方“劣币驱逐良币”,弄虚作假的食品商把奉公守法的食品商“赶”出去了,食品安全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前些日子,山东有馒头加工企业提出17%馒头税问题,这反映的是食品企业增值税过高。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保卫食品安全,政府要有“硬”的一手,“严”的一面;还需要有“软”的一手,“宽”的一面,给食品业降低税费,扶持企业和个人加大升级的投入,增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政府不从老百姓嘴里“抠食”,政府也不许食品商往老百姓嘴里“加料”。政府给食品商留下一块较其他行业相对丰厚的利润,同时对食品商提出较其他行业更为严厉的标准,让食品商没有理由不搞好食品安全。




 
 相关链接  
热点评论:转作风本质是规范权力
热点评论:“热回应冷处理”影响政府公信力
每日一评:新四化
申论热词:行政文化建设
热点时评:电煤价格告别双轨制
申论热点:如何遏制网络谣言
申论素材: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选自新华网)
热点时评:官员财产公示试点顺应民意
热点评论:“乞丐的尊严”和“城市的面子”
2012政法干警申论热点:金融服务“三农”新思路
 
 
 

copyright 2007-2015 www.zg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中华人民共 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 苏ICP备10037109号-4 法律声明: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