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金融业转型而生的“影子银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今年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并以此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目标。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一般贷款及票据贴现,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已经从2002年的超过90%,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53.5%。
这一方面说明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作用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意味着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已经逼近半壁江山。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渐成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
伴随金融转型而生的“影子银行”
银行,大家都不陌生。现代商业社会中,存取款、贷款,这些基本的商业银行业务几乎所有人都会有接触。然而,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涌入银行,一些与银行有相似业务、关联业务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发展、壮大,这就是影子银行体系。
最早使用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是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当时次贷危机已初露端倪,这一概念被用来形容那些“无银行之名、有银行之实”的种类繁杂的机构。金融危机爆发后,关于影子银行体系又有了一些不同的叫法。2008年,时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盖特纳将这些机构称为“平行银行系统”。
在不久之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使用的是“准银行”概念。报告同时指出,这一体系近年来在发达经济体中获得长足发展,其融资规模已超过传统的银行体系。
2010年9月2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按照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的解释,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证券化机构,主要功能是将传统金融产品证券化;市场化的金融公司,主要包括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主要从事在传统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融通资金;还有结构化投资实体、房地产信托投资机构及证券经纪公司等。
由于长期以来对金融创新采取审慎稳健的态度,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相对较小,运作形式比较简单,杠杆率低,产品和工具的复杂程度远比美欧等国家地区低。
此外,“影子银行”在我国主要存在于民间金融、非正规的资产证券化、私募投资等监管灰色地带,其中尤以银信合作和民间金融等形式为甚。银信合作是指银行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的方式隐蔽地为企业提供贷款。具体来说,通过银信合作,银行可以不采用存款向外发放贷款,而通过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并向企业贷款。由于信托理财产品属于银行的表外资产而非表内资产,可以少受甚至不受银监部门的监管。
高速发展的“影子银行”带来大量资金流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金融业的重大战略性转型密切相关。传统银行业主要依靠的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创造货币,而影子银行体系主要通过各类交易活动,来加快货币存量的流动速度,从而满足各类金融需要。
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大量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其结果直接导致全球货币泛滥,不仅传统的银行业中货币大量涌入,“影子银行”也不甘寂寞。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影子银行”是造成流动性泛滥的重要推手。“全球单单‘影子银行’2010年的存量就有20万亿美元贷款,占全球GDP的1/3。”
转向中国,作为“影子银行”之一的民间金融正在高速扩张。据中国人民银行问卷调查测算,2008年3月末我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万亿~2.5万亿元,占同期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的6.8%~8.5%。截至2010年6月末,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达到1940家,贷款余额1248.9亿元。同时,典当行业也在快速扩张。据商务部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典当行业累计发放当金103万笔,典当总额847亿元。
除了这样的灰色地带,中国市场里更多的流动性正在借信托的渠道,通过类似银信合作的方式进入流通领域。
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一份数据表明,尽管去年中国银监会曾一度叫停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但截至今年3月31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仍达1.53万亿元。而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的数据,仅2011年前4个月,新发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就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2%,比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一半还多。
上海一家商业银行同业部产品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银行间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流动性来自信托发行的理财产品。“这部分流动性进入到银行间市场之后,客观上起到了保持市场资金利率稳定的作用,但也直接导致了11次连续上调准备金率的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流动性的直接注入之外,机构数量也正在高速增长。以融资担保机构为例,来自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显示,全国准备发证、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担保法人机构达6030家,而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带有“担保”字样名称的公司将近15000家。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涌入银行的“影子”里。
面临监管和发展之间的博弈
由于影子银行体系不触动货币供应,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因此很容易陷入被动,“影子银行”的存在,在客观上动摇了央行行使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常规货币政策和手段抑制通胀的效果。
在5月初中国银监会的一次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指出,银行业当下面临三大主要风险——地方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风险防范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然而,是不是因为“影子银行”存在风险,就要禁止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影子银行”虽然游离于金融机构外,但有市场的需求。无法阳光化是因为金融监管和准入门槛过高。如果禁止其发展,会付出丧失金融效率的巨大代价,甚至会逼迫更多资金转入地下。
渣打集团执行董事兼亚洲区行政总裁白承睿认为,市场中有很多需求,由于严格的监管可能导致银行没法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而“影子银行”应运而生。
以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管为例,中国银监会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主任牛成立表示,在2009年国务院确立了面向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管体制以后,当时很多人担心这个行业会不会萎缩,但实际上却在高速增长,业务规模年增长高达60%。“监管是为了防范风险,最终目的还是促进发展。”
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看来,“影子银行”在不改变货币存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社会的信用供给,但它超出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视野,这就给我们的调控和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半月谈》2011年第12期,记者 沈而默 何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