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申 论>热点时评>    
 
 

每日时评:城市规划“以车为本”将带来恶果

 
【发布日期:2011-09-22】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规划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城市交通规划之本。可现实却是,很多城市规划正在不自觉地“以车为本”,而忽视“以人为本”。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专家们指出了全国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的规划误区。(9月21日《南京日报》)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像今天的中国一样,越来越多的汽车被投入交通,城市濒于瘫痪,污染日渐严重。比如,洛杉矶是第一个让城市规划适应小汽车发展的城市,城市用地的1/3给了交通发展,但仍然是全世界交通最拥堵的城市,也是肥胖症心脏病发病率较高的城市。

    遗憾的是,洛杉矶的错误在国内很多城市正在不断重现。很多城市喜欢建设高架桥,那些高架桥只让汽车通行,自行车、行人都无法使用。城市的空气污染80%来自于机动车尾气,而环保节能的出行方式却得不到保障。

    即使许多城市规划是“以车为本”,但越来越多的人仍然感到:开车出行不方便、没有地方停、停车越来越昂贵,路面状况糟糕,拥堵越来越厉害,以至于寸步难行,越来越难以带来愉快的体验。交通拥堵已经从超大城市扩散到一般城市,从沿海扩散到内地。此外,当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攀升到很高水平,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任由汽车无序膨胀,会威胁到中国的未来。

    世界著名城市思想家彼得·卡尔索普提出了一种“新城市主义”主张,其核心思想强调让职业、居住、商业、社会服务等公共功能更加集中,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城市街区规模要小,同时要有细密的道路网络、便捷的公交、必要的非机动车专用道,绿地公园和公共建筑要集中。有了这些,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出门,大约几百米就可以抵达公共设施,并且穿行在公园、绿地之间,没有尾气污秽,更体现以人为本。

    此外,土地需混合开发。不能再依靠大量的卫星城,把人们的居住转移出去,放在离上班地点很远的地方,每天来回奔波折腾。

    中国曾经是传统的自行车大国,一旦城市的交通结构变成以小汽车出行为主,再让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就晚了。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一定要借鉴发达国家已摸索出来的先进治理模式,避免其曾经走过的弯路,不能任由机动车迅猛发展。



 
 相关链接  
热点评论:转作风本质是规范权力
热点评论:“热回应冷处理”影响政府公信力
每日一评:新四化
申论热词:行政文化建设
热点时评:电煤价格告别双轨制
申论热点:如何遏制网络谣言
申论素材: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选自新华网)
热点时评:官员财产公示试点顺应民意
热点评论:“乞丐的尊严”和“城市的面子”
2012政法干警申论热点:金融服务“三农”新思路
 
 
 

copyright 2007-2015 www.zg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中华人民共 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 苏ICP备10037109号-4 法律声明: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