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11日,是浙江农林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但与以往不同,许多新生选择不再把户口迁往就读的大学。据浙江农林大学有关人士估计,该校今年入学的农村学生中,把户口迁到学校、办理“农转非”的最多不会超过两成。
该校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校招生4762人,将户口迁至学校的为1226人,占总招生人数的25.7%;2009年招收学生5264人,迁户口的是979人,占总招生人数的18.6%;到2010年,5076名新生中,选择迁移户口的只有599人,仅占总人数的11.8%。
如今的大学生对户口的观念逐步淡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读书期间把户口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按照现行规定,大学新生户口迁移本着自愿的原则,可以迁也可以不迁,大多数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会注明这一点。如果迁到学校所在地,毕业时,一般两年内未能从学校迁出户口,学校将户口返送原籍。现在最不愿意迁户口的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生源。
来自浙江的蒋同学说:“我们村的年轻人考上大学都不迁户口,因为这几年集体经济发展不错,再加上不少土地都被征用了,土地征用的钱、村里集体经济的收入分红都是按人头发的,如果户口迁移出去就拿不到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迁。”从南京市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了解到,现在南京周边的溧水、六合等地的大学生也有很多选择上大学时不迁户口。原因在于,农村学生将户口迁入大学后,成非农了,地没了,福利也没了,未来也是未知数。
如果在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这种做法当然行不通。因为在城乡户籍制度壁垒森严的背景中,很多学子考大学就是为了“跳农门”,通过户口迁移,以便得到一个城市市民的身份。现在不同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许多地方实行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改革,就业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再沿袭把大学新生的户口迁至学校所在地的做法,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学生本人、高校及公安机关的负担,户口迁进迁出,费时、费力自不待言;另一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空挂户口”、“口袋户口”,有的甚至损毁、丢失,成为无户口人员。如此一来,人口统计数据势必会不准确、不真实,而在此基础上的相关决策和统筹也难以做到准确、科学。
大学新生选择的变化,反映出我国30多年来深刻的经济社会的变迁。我国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制度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市场放开,计划经济体制下户口迁移管理制度赖以存在的粮油供应体系已不存在,大中专院校学生入学已无需凭户口解决粮油、副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高校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制度已没有实际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分割而弊病丛生的户籍制度,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倘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则全面、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也必定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必定伴随着发展不平衡。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大学新生户口迁移改革的制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在入学时将户口迁入学校所在地,这既是对这部分新生权利的尊重,更是对有差异的历史情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