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善于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
文化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而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中国已经是文化资源大国和文化产业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宋月红研究员表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回答好“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个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活力大大增强,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动,一个多元的社会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我们碰到的一个难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告诉记者。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说,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李君如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阶段有许多难关需要我们去攻克,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用文化来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宋月红强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之一。这种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不仅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于基本文化权益的日益重视上,也体现在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文化需求的期待上。
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也就愈发体现出来,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日益成为新形势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从国家层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央表示,考虑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要与国家现代化战略部署相联系,十七届六中全会没有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而是强调全党全国要共同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一脉相承的文化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李君如表示,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前,党中央曾经有过两次全会来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第一次是十二届六中全会,当时解决的重点问题是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不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仅仅抓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包不包括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当时召开中央全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次是在十四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怎样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第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李君如说,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中央第三次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这次的重点是文化建设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讲的“文化建设”和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讲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来说的,而文化建设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而言的。
“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问题,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怎样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李君如强调,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赵涛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鲜明回答了事关我国当代和未来文化发展的重大命题,意义重大而深远。
向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奋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抓紧推进当前紧迫的工作,又要对长期战略目标作出谋划。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既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着力点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上,努力做到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
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汪玉凯说,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明确而清晰。
汪玉凯强调,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宋月红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首先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同时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宋月红说,2020年我们要实现的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目标体系。
受访专家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如果说69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文化为什么人服务”这一重大立场上实现了理论突破,那么十七届六中全会,则在文化改革发展“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的战略上指明了方向,既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也呈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
毫无疑问,这些重大部署和重要成果,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文化强国的目标奋进,我们坚信,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半月谈》2011年第21期,记者 何晏 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