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强调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十七届六中全会后,百姓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有哪些新需求?各地政府又如何回应?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半月谈记者最近深入云南、重庆、江西、浙江和吉林等地进行了采访调研。(《半月谈》2011年第22期)
回应期盼,强化文化设施建设
“村里的广场能不能再大点、宽点、好点?能让我们吃完饭就有地方跳跳舞、打打拳?”“文化室里的电脑再多一点就好了,这样就不用抢来抢去地上网了。”“阅览室的书刊还是太少,能不能多买点?”
六中全会之后,来自基层的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呼声看涨,许多群众纷纷向记者反映,当前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嫌不足,文化氛围仍然不浓。
云南省嵩明县桥头村村民张少弟表示,相对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村里的文化活动场所太少,农闲时邻里一起活动,“几伙人一上来,就像插筷子,站都站不稳了”。他呼吁当地政府能积极解决一下,让村民更好地享受文化权益。
面对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各地积极回应。
记者了解到,云南省正在积极想办法,加大财政投入,并整合村集体力量,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浙江正努力推动全省公共文化设施从“网状布局”向“网络体系”发展,继续坚持眼光向下、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以中心镇、社区、村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确保在2012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争取“十二五”时期全面实现县有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一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目标,形成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
在重庆,8580个村已经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还培育了1万个农村文化大户。“十二五”期间,重庆还将在剩下的村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此外,重庆还将建1万个文化大户。
江西省则规划到2015年实现城市中每2万人拥有1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乡乡建有综合文化站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或农家书屋,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每县配备1台流动文化车,形成纵贯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丰富内容,增加文化产品供给
秋收过后,忙了一年的东北农民终于闲了下来,然而此时,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岳家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程才却忙碌起来:整理图书,制作读者意见簿……琐细的工作,让他的老花眼有些吃不消,但他却乐在其中。
今年56岁的程才从2007年岳家村农家书屋建立伊始,便担任图书管理员。4年来,他见证了书屋的一步步壮大。
“以前没书屋,谁家有10来本书就算文化人,现在咱书屋光图书就有3400多本,还有光碟100多盘,报刊10多种,简直是‘汗牛充栋’。”程才笑呵呵地说。
但书屋刚建起来的时候,鲜有人上门。程老汉为此苦思冥想,问村民,村民们说:“书确实不少,可并不是咱想看的啊!”知道原因后,程老汉专门制作了《岳家村农家书屋读者需求簿》,让村民把读书需求写上去,反映给上级有关部门,增加相关书刊。
记者在这本需求簿上看到村民的留言:
村民刘军:书屋方便村民,我有时间就来看书看报,不打麻将了,我希望书屋多订几种报纸。
村民王秀杰:我希望多进新书,关于葡萄栽培的。
……
“开始大家觉得书屋是摆设,现在书屋有规模了,藏书丰富了,大家看书也积极了。农闲时,大家来学种养技术,寒暑假时,孩子们来看书学习。”程才说,现在政府给农家书屋配发的图书质量好、内容全,但他希望以后配书能给农民更多自主权,让农民看上更多喜爱的书,让更多农民喜爱看书。
据记者调研,在各地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势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硬件设施已有很大提升,但软件建设尚有差距,如何在这方面着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正成为百姓的关切所在。为此,各地政府正采取有力措施。
云南从2009年开始推出“云南省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送戏行”活动,国有6大院团的近300名文艺工作者,将用5年的时间跑遍云南1479个乡镇,为各族人民送去丰富的文化大餐。
重庆则计划每年花1000万元用于送戏下乡,覆盖40个区县的农村社区,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在将精品文化送到农民朋友家门口的同时,还要把极具民俗特点的乡土文化带到城市大舞台,用文艺串联起城乡,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下一步,重庆市将继续加大送戏下乡的投入,并出台鼓励院团送戏下乡的措施,提高院团下乡演出的积极性,丰富偏远山区农民的精神生活,满足其文化需求。
多方参与,提升文化活动组织水平
早在2004年,位于浙江杭州主城区的西湖区文化馆就被评为全国一级文化馆。说起班底的业务素质,馆长宋静颇有些自豪——在职人员15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5人。
就是依靠这支队伍,西湖区文化馆近年来组织大型群众文艺活动450多场,参与人员5万多人次,吸引群众上千万人。
在文化馆工作超过6年,宋静的感受是,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基层文化工作者活动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举办“红歌”活动时,文化馆尝试采取了“大家唱”的海选方式,群众参与热情高涨,不仅排队领号,活动结束了还有外来务工者跑到搭建的台上拿着话筒唱歌,“这对我们很有启发,百姓需求越来越分层次,关键我们要营造好那个氛围”。
西湖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蒸蒸日上,宋静却为经费犯起了愁。经费不足导致很多活动无法展开,即使是已组织的演出,其中不少也都是由百姓自掏腰包。“现在老百姓的文化需求非常大,光靠行政力量做不到更好地普及和发展。”宋静说,通过民间的一些艺术团队、组织来带动发展,是文化馆下一步要走的方向。
宋静的想法,已成为各地文化部门的共识。
“这方面,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动。”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说,目前,昆明市在一些社区推出了“社区文化沟通协会”,以群众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内的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轮流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就需要激活每一个城市细胞——市民,要想办法让他们积极参与,群策群力。”黄峻说,“十二五”时期,云南将竭尽全力做到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文化育民,让老百姓既享受到文化的权利,又从中学到知识、体验快乐。(半月谈记者 陈鹏 张琴 沈洋 余靖静 常亦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