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2年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这一总基调下,会议首次提出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突出强调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强化内需市场。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并首次将发展实体经济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主线——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改革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脉络清晰跃然纸上。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2年经济工作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省龙表示,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就在于要通过我国可实际控制的内需的扩大,带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为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亮点:首次将“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扩大内需联系在一起,突出强调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强化内需市场。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增长缓慢,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拉动不足,主要是因为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拖了后腿。
路径: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要做好“加减法”。“加法”主要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老百姓的收入追得上甚至超过物价的上涨,让老百姓敢花钱,有钱花。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民众收入增长的明确信号,“今后将保持两个同步,一个是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二是劳动者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目前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增长明显,下一步如何有效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将是关键。”
“减法”,主要是减税减负,尤其在初次分配时,降低税收,使企业获利空间较大,能够承担劳动力成本上升,又无需转嫁给消费者。
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坚实基础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强调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作用,是正确把脉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
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同时,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进一步明确了万众瞩目的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从紧的基调。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还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房地产的理性调整,是吸引资金回归实业的前提。只有房地产告别暴利,资金向制造业和高科技流动,中国才能实业兴国,启动内需。
信号: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传递货币政策微调预调的明确信号。信号表明,未来一段时间信贷投放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利好的。
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更是透出明确政策信号,要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
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为中小企业减负,也是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2012年我国将更多从减税这个环节来扶持企业,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刺激企业生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开拓能力。
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
“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又一项重要部署。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要“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会议提出的五项税制改革,体现了政府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的思路,以及与产业政策、经济结构调整更紧密结合的特点。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近几年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结构性减税的时机已经到来,通过税制调整与完善,可以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减负,并促进经济转型。
深水区:2012年要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围绕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攻坚克难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要“加快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同时,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体制等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可以预见,2012年,减税、反垄断、减少行政干预等更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将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提出“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看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换言之就是要民生优先,就是要在有限的公共资源支配中,强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发展的包容性,更多的是指要让富民与强国齐步走。
包容性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均衡、公平与普惠,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意义和目的所在,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展望: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2012年,要把改善民生摆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在收入分配领域,有望推动形成合理有序格局;在教育领域,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在医疗领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在社保领域,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而针对民众最为关注的住房安居问题,谢旭人表示,201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半月谈》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