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怒族”的词语是从“路怒族”仿造过来的。很多有车族遇到堵车,就无限埋怨、疯狂骂娘,被称为“路怒族”,联系到春运期间的非平和心态,“春运怒族”也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没有买到票的人对“春运难”咬牙痛恨,买到票的人遇到列车上的人挤人、污浊空气,春运幸福指数降低很多,旅途倦怠感增加很多。再看看媒体和众多围观者和广大网友,批评和嘲讽的声音从来就没有间断,非常尖锐。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当事人到旁观者,形成了一种庞大的“春运怒族”。
大过年的,回家还不顺畅,出现“春运怒族”可以理解。可是,愤怒归愤怒,愤怒能解决“春运难”吗?当然不能。毕竟,中国铁路人均长度仅仅只有一根香烟的长度,而春运40天时间,竟有31.58亿人次流动。匮乏的运力资源和膨胀的春运需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短期内,让中国铁路通过硬件大提升、增加运力解决春运难,不够现实。即便硬件快速提升,解决了春运,那平时出现的运力过剩也是一种浪费。毕竟,春运难是一种非常态现状。所以,我们更要认识到春运难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产业结构的依旧失衡等结构性矛盾,正如上海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赵建德所言:“一些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企业由于用工成本上升而辗转到中西部地区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趋势。与其让农民工不远千里到沿海城市打工,不如让他们就近打工。”能认识到春运难不仅仅是铁路部门的责任,而且更有产业结构的原因,人们的愤怒情绪就能化解很多。
从心理学上分析这种“春运怒族”,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当我们被某种负面情绪牢牢牵引、喋喋不休、无限愤怒,割舍不下,自我心理就会处在一种紧张和僵硬状态,内分泌就会受到影响,对健康和平和心态,都是一种无形和隐性损伤。而且,这种不良情绪会继续传染、膨胀,让更多人对春运难生出不解、抵触。
既然现状短期内不能解决,既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我们就应该多一些“不抱怨运动”。“不抱怨运动”是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发起的,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直到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因为人的心理习惯需要21天才能养成。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
联系到春运难,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改善自我心境,如何通过平和心态的建设,将和谐春运落实到自我行动上。比如面对诸多春运拥挤,我们应该理性包容,平和谦让;面对购票困难,多一些从容接纳、豁达胸怀。就算是外在环境和条件没有改变,你的心变了,整个行程的幸福指数就能提高很多。
当然,不抱怨不意味“完全妥协”、“任人宰割”,而是限于现实条件,对自我心态的一种实事求是的调整,对自我心理建设的一种积极措施,而不是对抗到底,毫不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