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发展定力
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仍然处于复苏底部的欧美国家结构性失衡、经济持续低迷,使得我国的出口和投资都较为软绵。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把促进消费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虽然破除制约内需的机制、坚持扩大消费的战略早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但据调查发现,国内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一直较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最短的木板,最慢的马车。因此,政府必须把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牢牢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议程关注的焦点。
促进分配公平,增加国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前提。当前,我国国民的贫富差距较大,部分员工辛苦劳作的收入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的物质消费,如果不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消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消息,工资收入所占中国GDP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工资的增长速度远落后于物价的快速增长。因此,扩大消费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城镇居民的基本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各省政府需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最低工资的发放标准。同时,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倾斜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收入增加使老百姓拥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富裕的小康生活也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改善消费环境,保证安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迅速崛起并呈蓬勃发展之势,这种购物模式虽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也暴露出虚假销售、以次充好、欺诈行骗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电子商务产业的监管力度,要求商家诚信经营,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慎重消费。唯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解决行业垄断、无序竞争、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才能使顾客拥有安心的消费保障,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消费环境的净化是内需不断扩大的保证,是消费得以可持续进行的条件。
完善社会保障,解决民生问题是扩大内需的保障。由于我国的保障体系尚未完善,民众不得不尽力储蓄,以应对日后自己和家人可能出现的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危机。对此,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适度地降低教育、医疗等公益部门的消费门槛,对价格虚高的部分消费产业进行价格控制,对有益民生但利润较低的产业给予适当的补助。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使之不仅有“闲钱”,还有消费的欲望,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要想使内需的潜能得到释放,政府就必须坚持扬起改革的帆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并积极加以贯彻落实。只有这样,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才能乘着风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