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思维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题目时站在政府角度,二是作答题目时采用政府规范用语。
一、分析题目时站在政府角度
分析题目时站在政府角度,是相对于站在个人角度,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公民而言的。政府角度的思维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全局性。站在政府角度分析问题,应该考虑的是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满足大多数人的合理意愿。比如:延迟退休政策是否合理。如果是考生站在个人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将是不利于个人就业。但是如果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到老龄化的社会大背景,就会发现该政策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二是客观性。所谓的客观性,就是对待问题应该辩证分析,保持冷静和理性,不偏激,不过多融入感性判断。例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很多考生拥有出门旅行的实际经历,甚至遭遇过旅游不文明,欺客宰客等现象;亦或者在各种新闻报道中看到许多旅游拥挤、导游强制购物的报道,从而对旅游业的发展充满悲观预期和厌恶情绪。这就是一种过于偏激的思考方式。政府思维要求客观看待事实,不遮掩问题,亦不屏蔽成就。譬如我国已经迎来大众旅游时代,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也带动了地区及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是务实性。研究分析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是公职人员的工作,同时也是诸多科研尤其是社会学科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但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公职人员是最终实际解决问题的一方。所以政府思维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务实性,必须落实到解决问题。
二、作答题目时采用政府规范用语
思维过程仅是一种抽象的内心活动,考生在考试中直观体现个人政府思维的载体是题目的作答。而在作答过程中应该注重两种原则,以展现政府思维。
一是采用政府口吻作答。即把自己当成一名准公务员,运用政府公务人员的口吻回答问题。例如:以“当代青年应树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题写一篇文章,很多考生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习惯于把自己当成诸多青年之一,一直使用“我们应……”这种口吻作答,其实还是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青年、普通公民作答。身为公务员,应该使用政府口吻“应积极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是采用政府机关规范用语作答。申论答题会涉及到很多政府机关常用专业用语,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的专业素养,同时体现个人的政府思维。例如,“请指出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些考生作答“孩多园少”,虽然意思表达简洁完整,但体现不出身为公职人员应有的专业培训背景和专业素养,相反使用“幼儿园的数量难以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则能通过规范、专业的语言完美展现个人的政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