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海底的泥土中蕴藏着丰富的未被开发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其总储量可能大大超过目前已探明的化石能源的总储量。这些能源是甲烷的气水混合物。它是深海细菌、海水高压与海底低温的共同作用,经数千年积累而生成的,呈冰晶状。这种能源深埋在距海平面500米至3000米的沉积物中。
对“非化石能源资源”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由于深海细菌的作用,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生成的储量丰富的非化石能源
B.是蕴藏在海底泥土中,储量巨大,尚待开发的冰晶状的甲烷的气水混合物能源
C.埋藏在深海沉积物中,数千年前形成的丰富的气水混合物的沉积物
D.是距海平面500米~3000米的海底冰晶状能源,即甲烷的气水混合物的沉积物
2.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尚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而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表明游牧民族和汉族都企图占据阴山以南的沃野
B.说明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C.指出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D.阐述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的战略意义
3.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构成和积累,包括这种塑造其自身文化、传统、宗教内在吸引力和感化力的国家公关能力,更包括以国家主动出面来推销、强化某种价值观、生活方式、甚至是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实力。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绝非仅仅是军事和意识形态之争,更是国家政府公关层面上的较量。苏联垮台,原因既有美国“星球大战”这一战略“阴”谋之功,也有“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那些伐谋攻心之力。
这段话主要阐述了一个国家“软实力”:
A.所指代的内容 B.和“硬实力”之别
C.应发挥的作用 D.作用范围比较特殊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A项只说了“非化石能源资源”的形成,未揭示出其本质特点——甲烷的气水混合物。C项将原文中“经数千年积累而生成”曲解为了“数千年前形成”,错误。与D项相关的原文是最后一句,能源深埋在沉积物中,但“沉积物”不等于能源资源,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2.D【解析】第一、二句主要解释了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的战略重要性,第三句则说明了汉族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综合这两层意思可知,D为正确答案。A项中的“占据”,B项中的“同等重要”均不合文意;C项不全面。
3.A【解析】由“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构成和积累,包括……更包括……”,可看出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软实力”主要包括的内容,苏联垮台的例子则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一个表现。故本题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