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行测资料>言语>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4)

 
【发布日期:2016-06-23】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D.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2.①中国是玉米主要生产国之一,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
  
  ②玉米营养丰富,是农作物中热量最高的粮食,人们称之为“饲料作物之王”
  
  ③明末清初中国人口从1亿增至4亿,玉米功不可没
  
  ④现今,全世界约70%的玉米用以发展畜牧业,以换取肉、奶、蛋等生活必需品
  
  ⑤学者曾把人均玉米数量视为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⑥明末清初时玉米传入中国,许多无法种植小麦的干旱、贫瘠之地也可开垦种植玉米,且产量比小麦高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③④①②⑤
  
  B.①②④③⑥⑤
  
  C.②④⑤①⑥③
  
  D.④⑤②①③⑥
  
  3.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用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领域被冠名为再生医学。“多能的”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能性,这样就可以绕过直接使用胚胎细胞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A.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意义
  
  B.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
  
  C.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新成果
  
  D.再生医学领域的伦理争议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此题为语句填空题。应注意横线处与前后文的语境衔接。根据横线后面的语境,后文是对“作者形象”的具体阐述,可知横线处应该引出“作者形象”这一概念。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横线前面谈论的主体是“作品”,根据语意和形式一致原则,可以排除A、D两项;B项与后文语意不一致,无法衔接上。
  
  2.C【解析】本题为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首先判断首句,④⑥两句分别包含“70%”和“明末清初”这两个数据和时间,相较之下不适合做首句,故排除A、D两项。对比①②两句,①句为中美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的对比,②句是对玉米这一文段主题词的分析定位,对比可知,②句的概念引入更适合做首句。故以C项做验证。④⑤两句用以解释玉米为“饲料作物之王”,①⑥③以“中国”这一共同信息捆绑,举例论证前文观点,符合正常的行文开展逻辑。
  
  3.B【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再生医学”的来由,之后介绍了“科学家对细胞多能性的技术寄予厚望”,题目要求选择“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可以发现 B 项的“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在文段第一句就点出了,故下文不会再讲,即可确定答案为 B 项。文段接下来主要,围绕细胞的多能性进行阐述,故 A、C 两项与之话题一致后文可能会详细阐述;D 项与文段最后一句话话题一致,后文也有可能对此进行论述。


  



 
 相关链接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4)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3)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2)
2017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库演练(11)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1)
2017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库演练(10)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10)
2017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库演练(9)
2017年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库演练(8)
2017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库演练(9)
 
 
 

copyright 2007-2015 www.zg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中华人民共 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 苏ICP备10037109号-4 法律声明: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