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申 论>热点时评>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疫苗安全

 
【发布日期:2014-01-27】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对疫苗不良反应的监管,应从被动监管变为主动监管,由疾控部门对接种后的人群进行主动和持续的跟踪。

    1月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通报称,调查显示康泰公司生产过程及所生产的乙肝疫苗均未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然而,这一表态并未打消公众对于疫苗安全的担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30%的家长对预防接种产生犹豫心理,还有约20%的家长不想带孩子去接种疫苗。

    那么,怎样才能唤回社会对疫苗安全的信任?这除了要做好科普之外,还得提升对疫苗的监管力度,把风险降到最低,这才可能打消公众的疑虑??

    当下,我国对疫苗接种后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存在明显不足。这种不足又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管理机构的不一致导致不能共享信息和及时解决问题。疫苗质量检验监督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进行,而疫苗临床不良反应监督由国家疾病控制中心进行,多头管理不可避免地会降低监管效果。因为,临床不良反应监管是为改进疫苗质量提供依据。如果不良反应的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到疫苗质量监督部门,后者就不可能及时发现疫苗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隐患,也不会及时调整和提高标准,从而提高疫苗产品质量。

    二是现阶段我国对疫苗不良反应的监管属于被动监管,而非主动监管。所谓被动监管是指,疾控部门和医院开展接种后发现不良反应,再上报给卫生管理机构,是一种“被动发现、主动报告”的模式。而主动监管是指,不论是否出现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都由疾控部门对接种后的人群进行主动和持续的跟踪(随访),从而发现问题。研究发现,主动监管查出的第一类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被动监管上升了34.12%。这说明,主动监管更能发现问题,并可能反馈给质监部门以提高疫苗质量,而被动监管漏报不良反应的几率太大。

    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疫苗不良反应的监管并不全面和完善。中国发现疫苗不良反应的渠道非常单一,只局限于接种疫苗的疾控部门和医院。但是发达国家不良反应的报告来自所有与疫苗生产和接种的人员,包括医药卫生专业人员、患者、患者父母或监护人,甚至疫苗制造商。任何人一旦发现问题,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包括邮寄、传真、免费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所以,只有把上述工作做到位,才会尽可能积极防范控制疫苗安全风险,减少各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才会让公众重新信任疫苗,接种疫苗,从而实现全面控制乙肝等严重传染病的目标。

 



 
 相关链接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疫苗安全
热点评论:转作风本质是规范权力
热点评论:“热回应冷处理”影响政府公信力
每日一评:新四化
申论热词:行政文化建设
热点时评:电煤价格告别双轨制
申论热点:如何遏制网络谣言
申论素材: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选自新华网)
热点时评:官员财产公示试点顺应民意
热点评论:“乞丐的尊严”和“城市的面子”
 
 
 

copyright 2007-2015 www.zg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中华人民共 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 苏ICP备10037109号-4 法律声明: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知识产权法》